这几天,“武林外史”和“黄海冰”这几个关键词在网络上悄悄升温,按下搜索钮,跳出100多个搜索结果,什么“古代男孩”,“永远的大侠”,“谈沈浪”,“黄海冰又成护花使者”,还找到一个叫“冰心我心”的影迷网站。 据说《武林外史》在南方播出时收视率很高,在上海还成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竞争对手,在北京虽然遭遇《笑傲江湖》,《大宅门》前后夹击,但也吸引了不少古龙迷和年轻观众。 黄海冰拍《武林外史》的时候,正是六月到九月最热的时候,苏州的天气又潮又湿,每天流汗从头流到脚,又是AB组轮流拍摄,黄海冰的最高记录是连续拍摄了40个小时。他说“翻开场记单,就是沈浪沈浪......沈浪的戏,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拍这戏之前,黄海冰原本对金庸武侠小说很感兴趣,现在则觉得古龙的小说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尽管有人说电视剧里的沈浪对白飞飞和朱七七等女孩子同情心过剩,但是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观众来信,一天十几个影迷来电都是无形的支持。 也难怪网友说黄海冰是“古代男孩”,电话里逮到黄海冰时,他正跨着两个戏都是古装,当天的《秦淮八艳》刚收工,又连夜开车到涿州,第二天一早拍《狄人杰》。“我在《秦淮八艳》里演侯朝宗,开头英俊潇洒,后来因为愧对李香君,变得半疯半癫,披头散发的。我在《狄人杰》里演陶甘,相当于《包青天》里的展昭,保护狄人杰忠心耿耿。” 可能因为黄海冰入行第一部古装戏《书剑恩仇录》太深入人心,一路下来的《隋唐演义》,《江湖奇侠传》,《花木兰》,《日落紫禁城》,《上官婉儿》,《少年英雄方世玉》,《百年风云》,《欢喜游龙》......除了《北京夏天》之外几乎都是古装,江湖大侠演了差不多一个班,真假光绪皇帝就演了三个。今年黄海冰的古装片约已经排到9月,6月底他可能变成乾隆皇帝或李世民,9月则可能再演个年轻皇帝。周刊和黄海冰约了好几次拍照,都因为他那被头套蹂躏得参差不齐的头发作罢,当初陈明和他拍音乐电视的时候,她半开玩笑的问:“哎,你有头发的时候什么样啊?”这也成了影迷心中最大的问号。 ( 摘自《北京青年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