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大志
最近,35集古装连续剧《萍踪侠影》正在BTV-2播出,这部根据武侠三大家之一梁羽生的代表作改编的戏中,汇聚了内地众多明星,本报记者日前对男主角的饰演者黄海冰进行了独家专访--
表演观 想拓宽戏路
本报记者(以下下简称“记”):你剃这个刺头和以前的柔发飘飘不一样了,在拍什么戏?
黄海冰(下简称“黄”):我前一阵在拍反映缉毒题材的电影《死亡之吻》,我演的是缉毒队队长鲁百名,老婆丁亚兰是戒毒所的医生,为了能尽快找到一个最好的戒毒方法,她开始尝试吸毒,此时,毒贩子也开始盯上了她,因为鲁百名确实掌握了他们太多的罪证,想从他的家人下手。最后丁死于毒品,鲁抓获毒犯,为挚爱的妻报了仇。该片观众定在青少年,用电影的语言、生活地提醒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为了迎接6·26国际禁毒日。
记:《萍踪侠影》正在播出,你是怎么被选中出演男主角的?
黄:能够拿到《萍踪侠影》的男主角,对我来讲非常荣幸。作为内地首拍此剧,不仅制片方,而是各地电视台都很关注。2002年底到2003年,一直在联合“新浪”对男女主角网上投票,第一轮票选结束,我位居第一,第二轮票选我仍是第一。
记:能不能谈谈你演这个人物的感受?
黄:演这个人物,我也是做了很多功课的,因为我小学时梁羽生的《萍踪侠影》进入内地,这是他第 平中、也是他的经典代表作,我那时看了后对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张丹枫和云蕾的爱情等因为年龄的问题还不太能理解。我再次拿起这部小说是在《萍》剧的选角过程当中,当时虽然还未定我演,但这本小说的来历很有意思。那时我正好在南京作电视剧《英雄》的宣传,在采访时,一位女记者谈起《萍》剧的网上选角,并非常希望我来演张丹枫,问我看没看过原著。我说很早以前看过,但是现在我找遍了北京的书店也没找到。在我回到北京后,这位女记者就把她家里珍藏的那本寄给了我。我现在家里有5本《萍踪侠影》,都是四川、湖南等地支持我出演张丹枫的“冰迷”们寄来的。作为我个人来讲,把握张丹枫这个人物是不困难的,因为这部剧虽然对其他人物都与原著做了很大改动,但庆幸的是,唯独张丹枫的差异不太大,所以只要把握好原著和剧本,把握住他与云蕾的爱情这条线就行。
记:你现在演古装戏好象比较多!
黄:这应该说是从入行以来一种循环,或者说是很多制片人在看过我的古装以后的一种认可,因为我入行的第一部戏就是古装。所以走到今天,古装戏的份额占的比较多。最近两年,时装戏稍微多了一些,但是也不会放弃任何一部好的古装戏。可是,我觉得时装戏更能贴近观众,因为你毕竟生活在现代,你在影视剧中的喜怒哀乐都与观众更接近,古装离我们比较远,幻想的成分比较多,观众的要求也不会特别高。但是时装戏,尤其是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你的言谈举止和思维方式等中的虚假就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你必须在各方面都贴近生活,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就是你要演这个角色时,首先要考虑剧本规定的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心理走向和处世的逻辑等,不像古装戏,你只要把人物表述清楚就行了。
生活观 我追求简单
记:那你对生活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黄:简朴!我认为奢华没有必要。比如五一时我去看家电,确实很喜欢一款名牌等离子彩电,但是要4万多元,最后琢磨来琢磨去还是买了一个纯平高清数字的,才4千多元,有朋友说这东西你还买不起呀,我是觉得也没必要花这份钱。对很多东西我都能省则省,不能省的绝不省!比如虽然喜欢好车,但也是差不多的代步工具就行了。因为我觉得事业的辉煌绝不是靠奢华来展示、引起关注的,可能从小一直和父母在部队里长大,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我的第一条牛仔裤还是我到北京自己买的,从初中就开始(当时1.64米,现在1.85米)捡我爸的军装和鞋穿,所以走到今天,金钱观也不是一日养成的――我是个知足常乐的人,所以,我对很多东西要求都不是很高。比如,我当时买车时,因为北京比较限制吉普,所以买了轿车,但是我非常喜欢吉普,我个子又高,开吉普,休息时可以跟朋友一起出去玩,爬爬山什么的。但是后来一想,工作这么忙,一年又能出去玩几次,还要花那么多钱,还要把现在的车处理掉,没有必要。我觉得年轻阶段还是应该在事业上多一些奋斗,生活上够用、够吃、够穿就行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比我的父母当年好得太多太多了!
记:你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黄:对!到现在为止,我对我的生活已经是很满意了。我对穿着也不是很讲究,你看我身上没什么名牌,我只希望今后能在事业上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记:那你对家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黄:我对家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我觉得那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完完全全放松身心的地方。我1999年拍完《日落紫禁城》后,有了一些钱,就买了一套房子,把已经退下来的父母接到了北京。我现在的这套新房子的装修和布置,是我历经年时间才完成的一件作品。虽不要求奢华,但我要求舒服。我当时的设想――简洁舒适,也都在我自己的这个“窝”里得到了体现。因为,需要娱乐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还有招待朋友时都很方便舒适。我最得意之处,就是到处都有插座,只要我想用电器,到处都可以插电,绝不用拉着线到处跑。
情感观 能包容最好
记:能不能披露一下你的感情世界呢?
黄:感情世界呀,怎么说呢,比较平淡!没有什么花花事儿,最好的一点就是继承了军人家庭的严谨作风,所以在这个圈子里呆了也有十年了,但是对感情还是比较认真的!只是希望靠自己的事业上的名气比感情上的名气要大,因为我不希望一个艺人要靠私生活或者感情生活来引起观众的关注!
记:那你对感情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黄:我觉得把握一点就行了――就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包容。我的爱情观其实很简朴,因为我一路看着我的父母这么过来的,他们就是相互体谅、关心、帮助,我也希望自己的这一辈子和自己的爱人也能如此。因为你要说两个人不吵架、不磕磕碰碰,那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不可能对任何事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只是看双方能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沟通和交流,对事情的处理有一个比较贴近的方法,这样两个人的生活才能有乐趣。如果在意识和信仰等方面都相距甚远的话,两个人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我希望我的女朋友、爱人包括以后的妻子,和我在社会观、金钱观、爱情观等上,包括事业上都能取得比较贴近的看法。而且,在事业上都是相互支持,男女平等也应该体现在这一点上――一个人应该有他的一份工作,他的生活和生命才能完整,而不是应该只简简单单地局限在爱情方面。
记:有女朋友了吗?
黄:有,但是她不是圈里人,所以我就希望她能够平平淡淡,然后,我们之间能有个很好的结果!
记:女朋友是你心目中的那一个吗?
黄:我觉得每个男孩子青春期时的梦中情人都是想找一个美女,就像女孩子都想找白马王子一样,性情上温柔,年轻貌美、大眼睛、樱桃小嘴等等,反正全世界所有的优点都在她身上就最好了。但是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才会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一定等同于想象,生活中需要的更应该是相互关心和体谅的知心爱人。年轻时的概念是不很确定的,因为,人与全之间是要通过相处才能得到一个直觉的,而且无论是从感性上还是理性上认识。我们都应该现实一点,至少我都还很满意,主要是双方之间是不是很融洽,双方是否能够互相体谅和容忍是能否共处的基础。
黄海冰平时给人的印象就是正正的,即使曾与本报记者一起做阳光卫视的《争锋》这样针锋相对的节目嘉宾时,也从不言词激烈尖锐,接受采访时更是“滴水不漏”,所以,当记者跟他开玩笑时,他自称个性一直都很“中庸”。不过,当记者问到他“常演古装戏,历史方面的书看吗”时,他却非常自豪地答道:“我一直对历史方面很感兴趣,中学时还是历史课代表呢!现在, 无论是非洲文化,还是亚洲文化的各个方面我都非常感兴趣,包括电视里播的有关历史的节目或者风光片里讲到历史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看,因为可能都是增宽你的视野,增加知识。”
(摘自2004年5月31日《北京广播电视报》)